水墨佳“画”:一个韩国家庭两代人的南艺情缘

发布者:发展办发布时间:2025-08-14浏览次数:10

       在南艺蓬勃发展的历史星河中,无数校友将对母校的眷恋化作了在各行各业中骄人的业绩,为母校刻画出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同时,对母校的眷恋并非止于个人成长,更在岁月长河中产生了奇妙的回响。有许多校友从母校毕业后,将这份情谊融入生活,在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家人同样也选择了步入南艺这所艺术殿堂。

      2025年毕业季,几位特殊校友将他们二十余载南艺情缘娓娓道来。这便是同为“南艺人”的韩国父子三人——文凤宣(父)、文圣敦(长子)、文圣斗(次子)。同为南艺校友的文凤宣夫人姜美先此次虽未前来,但仍委托丈夫向母校和恩师转达了思念之情。一家四口曾先后就读于南艺(其中文圣斗目前为博士在读),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情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涯为他们在美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中韩文化交流贡献出重要力量。

图片


2025届国教院毕业生与俞锋书记、张捷副校长合影

(三排左4为文圣敦)





校友简介



      文凤宣:韩国著名画家。1961年出生于韩国济州,1980年毕业于弘益大学东方画系,1986年获弘益大学研究生院东方画系硕士学位。2004年于我校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周积寅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曾受邀在中、韩、日等多个国家举办个人展、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联展。历任仁川市立大学教授、弘益大学教授,现任韩国现代水墨研究所所长、美国中西部文化艺术研究院教授。

      姜美先:韩国著名画家。1961年出生于韩国首尔,1980年毕业于弘益大学东方画系,1986年获弘益大学研究生院东方画系硕士学位。2006年于我校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周积寅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曾受邀在中、韩、日等多个国家举办个人展,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联展。曾任中国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现任韩国文化艺术企划“问梅轩”代表、美国中西部文化艺术研究院教授。

      文圣敦:1987年生于韩国首尔。2014年毕业于弘益大学绘画系,2018年获弘益大学研究生院艺术学硕士学位。2019年起,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攻读我校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周京新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艺术)。其作品《风景》于2023年荣获江苏省第二届“丹青妙笔绘田园乡村”活动二等奖。举办个展4次,参加国内外联展二十余次,2025年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受聘为国教院校友联络员。

      文圣斗:1990年生于韩国首尔。2017年毕业于弘益大学东方画系,2017年起,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攻读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师从张曼华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画论)。现为南艺2020级博士生(师从孔六庆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

图片


副校长、校友会会长张捷接待文氏父子三人

(左2为文圣敦、左3为文圣斗、左4为文凤宣)




《郑板桥研究》:文氏家族与南艺情缘的学术纽带



      2001年,文凤宣与姜美先这对来自韩国的画家伉俪,为追寻中国水墨的源头,毅然带着年幼的儿子踏上金陵这片热土。他们未曾想到,这里将成为全家艺术生命的重要滋养宝地。  

      初中时,文凤宣在书店偶得一本《郑板桥研究》,自此便迷上了这位清代书画大家,更对“扬州八怪”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周积寅教授,在书卷的墨香之中,文凤宣对周教授有了简单的了解,拜师念头在心中悄然萌发。2001年,文凤宣在南京四处打听后,终于得偿所愿见到了自己的“学术偶像”周积寅先生。两人就博士升学问题进行了一番对话,得知文凤宣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硕士毕业论文参考资料中最为重要的参考书大部分竟是周积寅教授所著,师徒间的缘分竟早在多年前便埋下了伏笔。

      文凤宣在南艺三年博士学业完成后,作为职业画家的太太姜美先也拜入了周积寅教授门下,并于2007年博士毕业。读博期间,夫妻俩多次参与各类学术会议、研讨会、画展等,尽管毕业后选择了回到韩国生活,但他们依旧常常往来两国,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推动中韩文化交流发展。

图片

2004年毕业典礼,文凤宣、姜美先夫妇与周积寅教授合影



图片

2008年,姜美先博士毕业,与丈夫文凤宣合影


      2002年,文凤宣参加“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2006年,姜美先参加“辽宁省博物馆研讨会”;2014年,夫妻俩带着56件水墨作品亮相于南艺美术馆举行的“丹青和鸣——文凤宣、姜美先当代水墨展”;2016年,文凤宣参加“文人绘画六君子——北京索卡15周年特展”;2022年,文凤宣、姜美先参加“济宁市美术馆|经纬——艺术名家邀请展”;同年,文凤宣携其作品参加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

图片

2002年,文凤宣参加“扬州八怪艺术国际研讨会”



图片

2015年,八怪情缘——周积寅教授师生书画作品展

(后排左3为姜美先)



图片

文凤宣、姜美先夫妇与周积寅教授夫妇


                                                    

2014年,“丹青和鸣——文凤宣、姜美先当代水墨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凤宣、姜美先夫妇部分作品





家族的传承——文圣敦、文圣斗的“南二代”故事



      在2001年至2007年期间,文凤宣和姜美先的两个儿子——文圣敦和文圣斗也曾跟随父母在南京生活。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之下,幼年时期的兄弟俩便对中国画情有独钟。

      在韩国弘益大学艺术学专业(现代美术理论方向)攻读硕士期间,长子文圣敦回想自己的美术生涯,发现小时候临摹郑板桥画集时的经历最为难忘。于是,他决定开始转向水墨研究,将硕士论文的题目定为《1980年代水墨画运动研究》。在寻找论文资料、拜访前辈的过程中,他与父母深入探讨了水墨等当代绘画相关学术问题,在此过程中他萌生了要去中国求学的想法。

      2019年,文圣敦从韩国弘益大学毕业,面对未来发展规划,他选择了追随父母的脚步前往南艺继续深造。同年,他拜入周京新教授门下,攻读中国画艺术研究博士学位,并于2025年顺利毕业。

图片

2025年,文圣敦博士毕业,与弟弟文圣斗合影



      2017年,二子文圣斗在韩国完成本科学业后拜在周积寅先生关门弟子张曼华教授门下读研,攻读中国画论。2020年,他又考入孔六庆教授门下攻读中国美术史博士学位,目前为南艺在校生。

      在与文氏父子交谈中,文圣敦谈到自己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人生在世,我们时常做着准备,但无论怎么计划,回过头看我们还是无法预测未来”。文家两代求学经历正是如此奇妙,他们对南京、南艺的情怀并非是人为规划,而是来源于对学术前辈、对艺术油然而生的敬仰与追随。文家四口直言未来还将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推动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将南艺“闳约深美”校训精神铭记于心。同时,受聘为2025届国教院校友联络员的长子文圣敦还将积极协助南艺韩国校友会的筹建工作,努力凝聚海外南艺人力量,为母校的国际化发展搭建坚实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