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中的南艺校友风采

发布者:发展办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10

9月3日,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日子,大阅兵的盛大场景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在世人眼前缓缓铺陈,那磅礴的气势令人心潮澎湃,万千感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在本次盛大活动中,南艺校友也用自己的风采书写着对祖国的热爱。


校友简介

吴晶晶,现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七届中央文化体育艺术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北京东方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 ,首都统战智库联合会文化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文化部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第十一届青联常委,福州市第十五届工商联执委,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


顾潇予(原名顾晓宇),中国著名混音师、录音师、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流行音乐、影视音乐、舞台剧及大型文艺晚会的音乐制作领域中,逐渐成长为业内广受认可的青年音频艺术家。其作品和项目遍布央视、各大卫视、音乐平台及国际合作舞台。


校友风采:从南京走向国家舞台

智库专家吴晶晶 |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观后感

图片

作为首都统战智库联合会的专家委员,我有幸亲临现场观礼九三阅兵盛典。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上空鹰击长空,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既是一场国防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图片


此次阅兵是一场深植于中华“礼”文化传统的现代国家礼仪的精彩演绎。阅兵式中“1949号空车”的设计,通过符号化仪式语言致敬先烈,体现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传统智慧。这种将历史文化与现代仪式完美融合的表达方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精神传承。

阅兵式在凝聚社会共识、强化国家认同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身份设计”与“共识传递”的协同,完成了对“国民身份”、“军队身份”、“国家身份”的三重“正名”,强化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信念。这种凝聚力的形成,正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根本职能的生动体现。

九三阅兵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念。“止戈为武”的传统智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理念相交织,共同形塑着中国式现代化面向全球的军事外交话语体系。中国通过阅兵展示的不只是军事实力,更是一种独特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秩序理念。

八十载沧桑巨变,但精神火炬永不熄灭。从抗战烽火到伟大复兴,从救亡图存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九三阅兵承载的历史与未来,将在新一代中国人的奋斗中化为现实。这是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提供的中国智慧,也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庄严承诺。


图片


校友顾潇予的音乐作品亮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文艺汇演”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招待会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招待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要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增进人民福祉而不懈努力。

招待会上,上演了主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文艺演出。南京艺术学院校友顾潇予担纲的两首混音作品《为了胜利》《我的祖国》,呈现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胜利的历史进程,为各国首脑与贵宾们献上了饱含家国情怀与艺术匠心的音乐篇章。


图片

对于能登上如此重要的舞台,顾潇予表示:“这是一次用音乐向历史致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机会。能以南京艺术学院校友的身份为国家级演出贡献力量,我倍感荣幸。”


图片

母校荣光:立德树人,携美报国

    近年来,南艺立足艺术学院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通过“四美四育”育人体系涵养“心之美”、弘扬“文之美”、创造“艺之美”、实践“行之美”,培育“美的追随者”、“美的传承者”、“美的创造者”和“美的传播者”。南艺校友以深厚的艺术素养,不断践行着母校的教育理念。

校友会在得知吴晶晶受邀现场观礼阅兵、顾潇予参与此次国家级演出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向他们表示了祝贺。吴晶晶不仅专注于美术创作领域,更是常年广泛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真正做到了用专业助力艺术教育事业和国家文化发展。顾潇予作为一名音乐制作人,其作品屡登国内外舞台,参与此次晚会,更是其个人成长与母校艺术教育成果的又一次生动展示。


图文来源于首都统战智库联合会公众号及南京艺术学院北京校友会供稿